陈鹤琴先⽣“活教育”思想中有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,那就是“教学游戏化”。⼉童具有⼀种发展本能,且这种发展 本能会引导⼉童前进的⽅向,这种发展本能在童年期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游戏本能。幼⼉由于年龄⼩,⾃控能⼒差, 坚持性不强,⼼理具有不稳定性,对任何事物都易产⽣兴趣但也易产⽣厌倦情绪,正因为如此,幼⼉园的活动应具有 游戏性,以激发和保持幼⼉的学习兴趣。陈先⽣说过:“教师把教学游戏化,把枯燥⽆味的认字造句化为兴致勃勃的游 戏活动,就可以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学⽣兴趣,提⾼学习效率了。”教师在组织科学活动时,也应尊重幼⼉的游戏天性, 注意创设游戏化的情景,以激发幼⼉的兴趣和好奇⼼,让幼⼉产⽣“我要学”的愿望,积极地投⼊到探究活动中去。如,中班幼⼉在探究各种纸的吸⽔性问题时,教师最初的设计是提供三种不同材质的纸,引导幼⼉观察纸的吸⽔ 情况,但在活动中,教师发现幼⼉的兴趣不浓,很多幼⼉对玩⽔更感兴趣。后来,教师设计了⼀个“哪只⼩船先沉下 去”的活动,引导幼⼉⽤这三种纸分别做三只⼩船放⼊⽔中,观察哪只⼩船最先沉下去,再引导幼⼉讨论为什么这只⼩ 船先沉下去了。结果,幼⼉对此⾮常感兴趣,都很专注地操作摆弄和观察分析,很快发现了吸⽔性强的⼩船先沉下去 了,吸⽔性弱的⼩船沉得慢。⼜如,在⼩班科学活动“有趣的传声筒”中,教师设计了“⼤灰狼吃⼩⽩兔”的情境:“⼩兔”要将“⼤灰狼要来了”的消息通过传声简传递给伙伴们,让他们都躲起来。游戏分两次进⾏,第⼀次,教师提供的传 声筒是空⼼的,幼⼉⼩声地对着传声简说话。“⼩兔”们得到消息都跑到了安全的地⽅。第⼆次,教师在传声筒⾥塞了 纸团,结果传话变得很费劲。有的“⼩兔”由于没有收到正确的消息⽽被“⼤灰狼”抓到了。教师通过这个⼩游戏让幼⼉ 体验到⽤空⼼传声筒传话能听清楚,⽽⽤塞满杂物的传声简传话很难听清楚,从⽽感受到声⾳的传递有⼀定的特点。 ⼉童的认识活动是在兴趣和需要的直接影响下产⽣的,他们通常会以极⼤的热情,积极主动地探究感兴趣、感到好奇 或有需求的事。